出自《捣衣曲(一作送衣曲)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月明中庭捣衣石”
出处:《捣衣曲(一作送衣曲)》
读音:平仄:仄平平平仄平仄
拼音:yuèmíngzhōngtíngdǎoyīshí
赏析解释:
【月明】。唐白居易《崔十八新池》诗:“见底月明夜,无波风定时。”元袁士元《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》:“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。”2.指月亮;月光。唐李益《从军北征》诗:“磧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向月明看。”明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一出:“白苹红蓼緑簑衣,青海滩头一钓磯。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,满船空载月明归。”
【中庭】1.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。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。《管子·中匡》:“管仲反入,倍屏而立,公不与言;少进中庭,公不与言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哭子路於中庭。”陈澔集说:“哭於中庭,於中庭南面而哭也。不於阼阶下者,别於兄弟之丧也。”阼阶、堂前东阶。2.厅堂正中;厅堂之中。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:“坐中惊骇,白守丞,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。”唐李商隐《齐宫词》:“永寿兵来夜不扃,金莲无復印中庭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红袖调筝於屋侧,青衣演舞於中庭。”3.庭院;庭院之中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醴泉涌於清室
【捣衣石】1.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。唐王建《捣衣曲》:“月明庭中擣衣石,掩帷下堂来擣帛。”2.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,山下有大石,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。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,亦有捣衣石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沔水一》:“﹝褒城县女郎山﹞下有女郎庙及擣衣石,言张鲁女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六二引《荆州记》:“秭归县有屈原宅,女嬃庙,擣衣石犹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