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泝河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汩汩自流无可憎”
出处:《泝河》
读音:平仄:仄仄仄平平仄平
拼音:gǔgǔzìliúwúkězēng
赏析解释:
【汩汩】词。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崩云屑雨,浤浤汩汩。”李善注:“浤浤汩汩,波浪之声也。”元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那老儿拿起瓢来,揭开蒲墩,舀一瓢冷酒来,汩汩的嚥了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池中流水,汩汩有声。”丁玲《阿毛姑娘》:“柔嫩的声音,夹在鸟语中,夹在溪山的汩汩中,响彻了这山坳。”2.盛貌。唐寒山《诗》之八八:“不肯信受寒山语,转转倍加业汩汩。直待斩首作两段,方知自身奴贱物。”唐元结《咸池》诗:“至德汩汩兮,顺之以先。”《新唐书·刘子玄吴兢等传赞》:“故圣主贤臣,叛人
【自流】自然地流动。唐王勃《滕王阁》诗:“阁中帝子今何在,槛外长江空自流。”前蜀韦庄《过当涂县》诗:“采石花空发,乌江水自流。”宋杨万里《海鰌赋》:“其始也,自行自流,乍纵乍收。”陈毅《莫干山纪游词》之六:“天外云自流。”2.比喻自行发展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夫地势水东流,人必事焉,然后水潦得谷行;禾稼春生,人必加功焉,故五穀得遂长:听其自流,得其自生,则鯀禹之功不立,而后稷之智不用。”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六:“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,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、逐步地而又积
【无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《易·乾卦》无咎。《釋文》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《藝苑雄黃》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又《廣韻》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(無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武扶切《廣韻》武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微夫切,音巫。《說文》亡也。《玉篇》不有也。《書·舜典》剛而無虐,而無傲。又《益
【可憎】1.可恶;令人厌恶恼恨。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谁知可憎病鹊,夜半惊人。”唐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一章:“可憎的敌人还是向战士们接近。”2.可爱。表示男女极度相爱的反语,常见于金元戏曲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你道是可憎么!被你直羞落庭前无数花。”元无名氏《点绛唇》套曲:“可憎模样,宜梳宜画宜粧。”3.指可爱的人。明沉仕《玉包肚·风情》曲之二:“更阑人静,喜匆匆相逢可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