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陆羽泉茶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甃石封苔百尺深”
出处:《陆羽泉茶》
读音:平仄:仄平平仄仄平
韵脚:下平二十一侵
拼音:zhòushífēngtáitāibǎichǐshēn
赏析解释:
【甃石】石为壁。唐白居易《池上即事》诗:“行寻甃石引新泉,坐看修桥补钓船。”明宋濂《桐江大师行业碑铭》:“至於有所建造,甃石运甓,躬任其劳,以为众倡。”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六》:“其壙穴地甃石为方形,嵌壁累石,计有九层。”傅尃《金山旧耸江心》诗:“镇门空见坡留带,甃石争传陆品泉。”
【苔】《唐韻》徒哀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堂來切,音臺。蘚也。《淮南子註》靑苔,水垢也。《陸龜蒙·苔賦》高有瓦苔,有澤葵,散岩竇者曰石髮,補空田者曰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水曰陟釐。《述異記》苔,又名重錢,呼爲宣蘚,南人呼爲姤草。 《集韻》亦作菭。
【百尺】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晋左思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《文选·鲍照<苦热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围。”李善注:“百尺、十围,言其长大也。”宋苏轼《惠州李氏潜珍阁铭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万象於瑶琨。”2.桅杆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於是候劲风,揭百尺,维长綃,挂帆席。”李善注:“百尺,帆檣也。”汉
【深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針切,音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又邃也。《增韻》深者,淺之對。《詩·邶風》深則厲,淺則揭。又深微也。《易·繫辭》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。又藏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梓人必深其爪。又衣名。《禮·深衣疏》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,故謂之深。又州名。《韻會》後漢博陸郡,隋置深州。《廣輿記》今屬眞定府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禁切,音諗。度淺深曰深。《周禮·地官》以土圭測土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