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忆江南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丹田流注气交通”
出处:《忆江南》
读音:平仄:平平平仄仄平平
拼音:dāntiánliúzhùqìjiāotōng
赏析解释:
【丹田】部位名。道教称人体有三丹田: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,在心下者为中丹田,在脐下者为下丹田。见晋葛洪《抱朴子·地真》。一般指下丹田。《黄庭外景经·上部经》:“呼吸庐间入丹田。”务成子注:“呼吸元气会丹田中。丹田中者,脐下三寸阴阳户,俗人以生子,道人以生身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徐寧听罢,只叫那连声的苦,从丹田底下直滚出口角来。”2.针灸穴位名。腹部脐下的阴交、气海、石门、关元四个穴位都别称“丹田”。
【流注】;贯注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漾水出崑崙西北隅,而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”唐吕岩《忆江南》词:“丹田流注气交通,耆老反婴童。”梁启超《<变法通议>自序》:“紫血红血,流注体内,呼炭吸养,刻刻相续,一日千变,而成生人。”艾青《双尖山》诗:“鸟儿唱着,唱着,唱着,歌声里流注着热情。”2.中医外科病名。为多发性深部脓疡。以其流窜无定,随处可生,故名。由于邪毒稽留在肌肉筋骨里面,以致血气不能正常流行而发生。初起漫肿疼痛、无头,皮色不变,日久皮肤透红一点,成脓熟则溃,易敛,但往往一处未愈,他处又起。《医宗金鉴·
【气】《唐韻》去旣切《集韻》丘旣切,音炁。《說文》雲气也。象形。一曰息也。或作氣、炁。又與人物也。今作乞。又《玉篇》去乙切《廣韻》去訖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欺訖切,音乞。《博雅》求也。一曰取也。或省文作乞。《徐官·古今印史》氣,小篆本作气。氣爲火所化,其出必炎上,故象炎上之形。凡求乞者必於上,因借爲求乞字。气、乞本同一字也。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,乃省一筆以別之。又《六書正譌》气,俗用氣,乃稟氣之氣。雲气必用气。○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,而气、氣字義實同,分屬則泥矣,《正譌》之說非是。(氣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去旣切《集韻》《
【交通】1.交相通达。《管子·度地》:“山川涸落,天气下,地气上,万物交通。”晋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三章:“大同之世,全地皆为自治,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,电话四达,处处交通。”2.感通;感应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至阴肃肃,至阳赫赫;肃肃出乎天,赫赫发乎地。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。”唐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娘子向来频盼少府,若非情想有所交通,何因眼脉朝来顿引?”3.引申为交流。蔡元培《美术的起源》:“﹝音乐﹞可以说是人类交通感情的工具。”4.交往;往来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