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汾阴十首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应变审谪”
出处:《汾阴十首》
读音:平仄:平仄仄平
拼音:yìngbiàn3zhé
赏析解释:
【应变】1.顺应变化。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不先虑,不早谋,发之而当,成文而类,居错迁徙,应变不穷,是圣人之辩者也。”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应变而动,是为顺常。”2.应付事变。《文子·上义》:“拘礼之人,不可使应变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,与道同符,内可以治身,外可以应变。”宋陆游《贺汤丞相启》:“守文致理,将见隆古极治之时;应变制宜,必有仁人无敌之勇。”孙中山《第二次护法宣言》:“文仅率军舰,仓卒应变,而陆地为变兵所据。”3.力学名词。指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在缺陷,其体积或形状所发生的变化
【审】〔古文〕宷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式荏切,音嬸。《說文》悉也。本作宷,从宀从釆。《徐鉉曰》宀,覆也。釆,別也。能包覆而深別之也。今从篆作審。《增韻》詳也,熟究也。《書·說命》乃審厥象,俾以形旁,求于天下。《中庸》審問之。《禮·樂記》審聲以知音,審音以知樂,審樂以知政,而治道備矣。又《禮·月令》審卦吉凶。《註》謂省錄也。又《莊子·徐無鬼》水之守土也審,影之守人也審,物之守物也審。《註》郭象曰:無意,則止於分,所以爲審。循本曰:言此理相守,未嘗相離,如水之守土,影之守人,物之守物,審定而不移也。又凡鞫
【谪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陟革切,音摘。與讁同。《廣雅》責也。《玉篇》咎也,罪也,過也,怒也。《類篇》罰也。《左傳·成十七年》國子謫我。《註》譴責也。《史記·申屠嘉傳》議以謫罰,侵削諸侯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天漢元年,發謫戍,屯五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善言無瑕謫。又變氣也。《左傳·昭三十一年》日始有謫。又《玉篇》治革切《集韻》士革切,音賾。《揚子·方言》怒也。《註》相責怒也。又《集韻》丁歷切,音的。亦罰也。又叶竹棘切,音陟。《柳宗元·懲咎賦》幸皇鑒之明宥兮,纍郡印而南適。惟罪大而寵厚兮,宜夫重仍乎禍謫。 《說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