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垂绅佩玦”
出处:《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》
读音:平仄:平平仄
拼音:chuíshēnpèijué
赏析解释:
【垂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是爲切,音甀。自上縋下。《易·大傳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《詩·小雅》垂帶而厲。又布也。《後漢·鄧禹傳》垂功名於竹帛。又同陲。堂之盡處近階者。《書·顧命》一人冕執戣,立于東垂。一人冕執瞿,立于西垂。《史記·袁盎傳》臣閒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。又邊垂。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虔劉我邊垂。《前漢·谷永傳》方今四垂宴然。又地名。《春秋·隱八年》宋公衞侯遇于垂。《註》垂,衞地,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。《宣八年》仲遂卒于垂。《註》齊地。又《集韻》馳僞切,音縋。鄉名。在縣。又《集韻》樹僞切《正韻》殊僞切
【绅】《廣韻》失人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升人切,音申。《說文》大帶也。《禮·內則》冠緌纓端,韠紳縉笏。《註》紳,大帶,所以自紳約也。《論語》子張書諸紳。《疏》以帶束腰,垂其餘以爲飾,謂之紳。又《博雅》紳,束也。又《韻補》叶尸連切《韓愈·謝自然詩》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。感傷遂成詠,昧者宜書紳。
【佩玦】环形佩玉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缓佩玦者,事至而断。”成玄英疏:“缓者,五色絛绳,穿玉玦以饰佩也。”参见“佩环”。1.玉佩的一种。环形而有缺口。宋陈师道《次韵麟等诗及破余酒戒》:“丈夫意气合,珮玦不循鉤。”2.泛指佩玉。元周巽《野有梅而托兴焉》诗:“吁嗟美人兮,赠我以琼英。酬以珮玦,聊结中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