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知心古道谁相得”
出处:《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》
读音:平仄:平平仄仄平平平
韵脚:入二十五德
拼音:zhīxīngǔdào2xiāngxiàngdéděide
赏析解释:
【知心】,腹心相照。旧题汉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。”宋王安石《明妃曲》之二:“汉恩自浅胡自深,人生乐在相知心。”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?”峻青《海啸》第三章:“城里有咱们知心的朋友,到了要紧的时候,他们会帮咱们忙的。”2.相互深切了解的人;深交。唐李嘉祐《留别毘陵诸公》诗:“知心从此别,相忆鬢毛斑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》:“一别知心两地愁,任他月下翫江楼。”陈登科《赤龙与丹凤》十三:“恶水缸的两个情夫,一时成了知心。”3.知心话。锡剧《红色的种子》
【古道】1.古代之道。泛指古代的制度、学术、思想、风尚等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殊路》:“夫重怀古道,枕籍《诗》《书》,危不能安,乱不能治。”唐韩愈《师说》:“余嘉其能行古道,作《师説》以貽之。”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:“风簷展书读,古道照颜色。”清钱泳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上·裹足》:“国朝八旗妇女皆不裹足,古道犹存,其风足尚。”2.古老的道路。唐杜甫《田舍》诗:“田舍清江曲,柴门古道旁。”元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曲: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”明高濂《玉簪记·追别》:“夕阳古道催行晚,听江声泪染心寒。”清方
【谁】《五音集韻》是爲切《玉篇》是推切,音垂。《說文》何也。《玉篇》不知其名也。《易·同人》出門同人。又誰咎也。《詩·召南》誰其尸之,有齊季女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其誰曰不然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吾不知誰之子。《莊子·天運篇》子生,五月而能言,不至乎孩而始誰。《註》未至孩童,便知人之姓名爲誰。又《爾雅·釋訓》誰昔昔也。《詩·國風》誰昔然矣。《傳》猶言疇昔也。郭璞曰:誰,發語辭。又《正韻》誰何,詰問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利兵而誰何。《師古註》問之爲誰也。又《前漢·五行志》大誰卒。《師古註》主問非常之人,云姓名是誰也。大誰,
【相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省視也。又《廣韻》共也。《正韻》交相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《公羊傳·桓三年》胥命者何,相命也。《註》胥,相也。相與胥音別義通。又質也。《詩·大雅》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又相思,木名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相思之樹。《註》大樹也。東冶有之。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亮切,襄去聲。《爾雅·釋詁》視也。《左傳·隱十一年》相時而動。又《集韻》助也。《易·泰卦》輔相天地之宜。《書·立政》用勱相我國家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導也。又勴也。《註》謂贊勉。《疏》鄉飲酒云:
【得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多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的則切,音德。《說文》行有所得也。《玉篇》獲也。《韻會》凡有求而獲皆曰得。又賦受亦曰得。《易·乾卦》知得而不知喪。《禮·曲禮》臨財毋苟得。《左傳·定九年》凡獲器用曰得,得用焉曰獲。《孟子》求則得之。又貪也。《論語》戒之在得。又《韻會》與人契合曰相得。《王褒·聖主得賢臣頌》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又得得,唐人方言,猶特地也。《全唐詩話》貫休入蜀,以詩投王建曰:一瓶一鉢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。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罪莫大於可欲,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欲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