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用林侄韵赋雪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埋楼平尽脊”
出处:《用林侄韵赋雪》
读音:平仄:平平平仄平
韵脚:入二十二昔
拼音:máimánlóupíngjìnjǐnjǐ
赏析解释:
【埋】《唐韻》莫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謨皆切,音霾。《釋名》葬不如禮曰埋痗也。趨使痗腐而已。又藏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埋璧于太室之庭。《後漢·張綱傳》漢安元年,遣八使循行風俗,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亭。又叶呂支切,音離。《左傳·萊人歌》景公死乎,不與埋。三軍之事乎,不與謀。師乎師乎,何黨之乎。 《說文》本作薶。俗作埋。《周禮》省作貍。
【平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兵切《正韻》蒲明切,音苹。《說文》平,語平舒也。《廣韻》平,正也。《增韻》平,坦也。《易·泰卦》无平不陂。又《廣韻》平,和也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傳》平和章明。《疏》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。又成也。謂解恕和好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平,成也。《春秋·宣十五年》宋人及楚人平。《穀梁傳》平者,成也。善其量力而反義也。《註》各自知其力,不能相制,反共和之義。《左傳疏》平者,和也。言其先不平,而今始平。又治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地平天成。《傳》水土治曰平。《詩·小雅》原隰旣平。又治
【尽】《正字通》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(盡)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慈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在忍切,秦上聲。《說文》器中空也。《小爾雅》止也。《玉篇》終也。《廣韻》竭也。《集韻》悉也。《易·繫辭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去惡莫如盡。《穀梁傳·定十年》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《中庸》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《史記·禮書》明者,禮之盡也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《註》適可而止也。又《韓鄂歲華紀麗》大酺小盡。《註》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又姓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又《
【脊】《廣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資昔切,音積。《說文》背呂也。《廣韻》背脊。《正字通》背心也。手足之所不及,故謂之脊。《釋名》積也。積續骨節,脈絡上下也。《易•艮卦註》夤,當脊之肉也。又《說卦》爲美脊。《疏》取其陽在中也。又物皆有脊。《禮•內則》狸去正脊。又《少儀夏右鰭註》鰭,脊也。又山脊。《爾雅•釋山》山脊,岡。《疏》孫炎云:長山之脊也。《書•胤征火炎崐岡傳》山脊曰岡。又喻地形。《史記•張儀傳》必折天下之脊。《註》常山於天下在北,有若人之背脊也。《戰國策》今梁者,天下之脊也。又《韻會》理也。《詩•小雅》有倫有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