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文殊赞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三昧常行”
出处:《文殊赞》
读音:
赏析解释:
【三昧】1.佛教语。梵文音译。又译“三摩地”。意译为“正定”。谓屏除杂念,心不散乱,专注一境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七:“何等为三昧?善心一处住不动,是名三昧。”晋慧远《念佛三昧诗集序》:“夫三昧者何?专思、寂想之谓也。”宋叶适《法明寺教藏序》:“﹝妙真、普济﹞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,以旌昶之绩而嗣忠之业於无穷,志甚远也。”明刘元卿《贤奕编·仙释》:“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,迴六贼为六神,迴烦恼作菩提,迴无明为大智。”2.奥妙;诀窍。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宋周紫芝《竹坡诗话》:“集
【常行】指平时的行为准则;永久实行的准则。《晏子春秋·问上十六》:“景公问晏子曰:‘君子常行曷若?’”汉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天有常度,地有常形,君子有常行。”清梅曾亮《叶耳山遗稿书后》:“夫安贫固士之常行也。”2.素常的行卷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遭遇》:“二子初未知谁也,潜访於閽吏,吏曰:‘萧尚书也。’因各以常行一轴面贄,大蒙称赏。”3.日常实行。《新唐书·刑法志》:“格者,百官有司所常行之事也。”4.平常的行为。宋曾巩《史馆申请三道》:“善恶可劝戒是非,后世当考者书之,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。”5.平时出行。《辽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