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子厌承明出自《入朝别张燕公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之子厌承明”
出处:《入朝别张燕公》
读音:平仄:平仄仄平平
拼音:zhīzǐ4chéngmíng
赏析解释:
【之子】这个人。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:“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。”郑玄笺:“於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马。”晋潘岳《悼亡诗》:“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休隔。”金元好问《寄赠庞汉》诗:“之子贫居久,诗文日有功。”清方文《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》诗:“之子蓄奇怀,中宵肆良讌。”
【厌】《唐韻》於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益涉切,饜入聲。《說文》笮也。从厂,聲。《徐曰》笮,鎭也。壓也。一曰伏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》將以厭衆。《前漢·杜鄴傳》折衝厭難。《註》厭者,壓也。鎭壓難,使之銷靡也。又《正韻》順從貌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天下厭然猶一也。又《增韻》禳也,當也。《史記·高祖紀》於是因東游以厭之。又合也。《周禮·春官巾車》王后厭翟。《註》次其羽,使相迫也。又損也。《左傳·文二年》及晉處父盟以厭之。《註》厭猶損也。又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賔厭介入門左。《註》推手曰揖,引手曰厭。《疏》引手曰厭者,以手向身引
【承明】1.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称。汉刘向《说苑·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,谓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。”2.即承明庐。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未央宫又无高门、武臺、麒麟、凤皇、白虎、玉堂、金华之殿,独有前殿、曲臺、渐臺、宣室、承明耳。”南朝梁元帝《去丹阳尹荆州》诗:“驂驾乘駟马,謁帝朝承明。”宋辛弃疾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词:“想夜半承明,留教视草,却遣筹边。”参见“承明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