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幽通赋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安慆慆而不萉兮”
出处:《幽通赋》
读音:平仄:平平平平
韵脚:上平十二齊
拼音:āntāotāoérbùfǒu4xī
赏析解释:
【安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寒切,案平聲。《說文》靜也,从女,在宀下。《廣韻》徐也,止也。《書·堯典》欽明文思安安。《註》安安,自然性之也。《益稷》安汝止。《註》謂止於至善也。又寧也,定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在知人,在安民。《齊語》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又危之對也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置之安處則安,置之危處則危。又佚樂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莊敬日强,安肆日偸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》懷與安實敗名。又《諡法》和好不爭曰安。又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吾將安仰。《楚辭·天問》九天之際,安放安屬。又與焉同。《正字通》安之於
【慆慆】1.长久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”郑玄笺:“慆慆,言久也。”2.纷乱不息貌。《文选·班固<幽通赋>》:“安慆慆而不萉兮,卒陨身乎世祸。”李善注引曹大家曰:“慆慆,乱貌。”宋王禹偁《待漏院记》:“私心慆慆,假寐而坐。”漢
【不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逋沒切,補入聲。不然也,不可也,未也。《禮·曾子問》葬引至于堩,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,且不乎。又《周禮·夏官》服不氏,掌養猛獸而敎擾之。《註》服不服之獸者。又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分物切。與弗同。今吳音皆然。又《韻會》俯九切,音缶。與可否之否通。《說文》鳥飛上翔,不下來也。从一,一猶天也。象形。又《玉篇》甫負切《廣韻》甫救切,缶去聲。義同。又《廣韻》甫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方鳩切,音浮。夫不,也。亦作鳺鴀。《爾雅·釋鳥》其鳺鴀。《郉疏》陸璣云:今小鳩也。一名鳩,幽州人或謂鷱鴡,梁宋閒
【萉】《唐韻》扶涕切,音狒。《說文》枲屬。又《集韻》符分切,音汾。義同。或作蕡、黂。又符非切,音肥。避也。《班固·幽通賦》安慆慆而不萉兮。又蒲北切。與菔通。《爾雅·釋草》葖蘆萉。《註》萉宜爲菔,蘆菔也。漢典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草》突蘆萉。〕 謹照原文突改葖。 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草》突蘆萉。〕 謹照原文突改葖。
【兮】《唐韻》胡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弦雞切,音奚。《說文》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《徐曰》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《增韻》歌辭也。又通作猗。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我猶爲人猗。又與侯通。《史記·樂書》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《註》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《韻會》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