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瑕瑜不相掩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包藏岂谓忠”
出处:《瑕瑜不相掩》
读音:平仄:平平仄仄平
韵脚:上平一東
拼音:bāocángqǐkǎiwèi1
赏析解释:
【包藏】隐藏;包含。《南史·萧正德传》:“岂谓汝狼心不改,包藏祸胎,志欲覆败国计,以快汝心。”唐元稹《度门寺》诗:“剪凿基阶正,包藏景气浓。”元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第四折:“你手掿着黑白二子,乾坤事一掌包藏。”巴金《关于<海的梦>》:“海是那么大,那么深,它包藏了那么多的没有人知道过的秘密。”2.指包含隐藏的祸心。宋王禹偁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》:“于时李重进凶狡无厌,跋扈有状。公明惟先见,志在夺谋,飞章述其包藏,密旨委以经略,故有通州巡警之役焉。”宋岳飞《奏乞出师札子》:“粘罕因得休养兵马,观衅乘隙,包藏不
【岂】《廣韻》袪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去幾切,音。《說文》還師振旅樂也。又欲也,登也。《徐曰》今借此爲語詞。《玉篇》安也,焉也。《廣韻》曾也。《增韻》非然之辭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怨豈在明。《詩·召南》豈不夙夜。《傳》豈不,言有是也。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音鎧。與凱愷通。軍勝之樂也。又樂也,和也。○按經傳凱歌、凱風、愷悌、樂愷皆借豈。古凱、愷、豈音義通,今分爲二。 《字彙》〈山下一〉从耑省。〈口下丷一〉从豆省。俗作山頭,非。《同文舉要》豈同剴,亦非。漢典考證:〔《說文》還師振樂也。〕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。 考證:
【谓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于貴切,音胃。《說文》報也。《徐曰》謂之是報之也。《廣雅》說也。《廣韻》告也,言也。《增韻》與之言也。《易·乾卦》何謂也。《疏》假設問辭,故言何謂。《詩·召南》求我庶士,迨其謂之。《傳》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。《左傳·昭八年》子盍謂之。又《韻會》事有可稱曰有謂,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今我則有謂矣,而未知吾所謂之,其果有謂乎,其果無謂乎。《前漢·景帝紀》姦法與盜,盜甚無謂也。又《正韻》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,《論語》子謂子賤,子謂子產,是也。指事而言亦曰謂。《詩·召南》
【忠】《唐韻》陟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陟隆切,音中。《說文》敬也。《玉篇》直也。《增韻》內盡其心,而不欺也。《周禮·大司徒》一曰六德,知,仁,聖,義,忠,和。《疏》中心曰忠。中下从心,謂言出于心,皆有忠實也。又《六書精蘊》竭誠也。《書·伊訓》爲下克忠。《傳》事上竭誠也。又不貳也。《詩·邶風·北風箋》詩人事君無二志,勤身以事君,忠也。又《廣韻》無私也。《左傳·成九年》無私,忠也。《後漢·任延傳》延曰:私臣不忠,忠臣不私。又厚也。《周語》忠非親禮。《註》厚也。又《諡法》危身奉上,險不辭難曰忠。又州名。古巴東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