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丛云霭晓光”
出处:《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》
读音:平仄:平平仄仄平
拼音:cóngyúnǎixiǎoguāng
赏析解释:
【丛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徂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聰切,族平聲。《說文》聚也。从丵从取。《書·無逸》是叢于厥身。又姓。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。又臺名。在邯鄲。又《集韻》或作樷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樷珍怪。又作藂。《前漢·息夫躬傳》藂棘棧棧。《註》詩葛覃註:灌木曰藂。又《韻補》叶徂黃切,音牀。《韓愈·此日足可惜詩》蕭條千萬里,會合安可逢。淮之水舒舒,楚山直叢叢。逢音房。《韻會》後人誤作菆,或作蕞,二字皆非。毛氏曰:丵,上从四直,兩長兩短。从丱,非。丵原刻下从羊。
【云霭】亦作“云蔼”。云气,云雾。晋陆云《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》:“闻者巷泣,赴者风征……挥袂云靄,殞泪雨零。”宋王令《对月忆满子权》诗:“青天豁四碧,云靄不容缘。”清刘大櫆《送张福清序》:“观云靄之苍茫,天风海涛之浩渺。”
【晓光】光。南朝梁简文帝《侍游新亭应令》诗:“晓光浮野映,朝烟承日迴。”唐杜荀鹤《秋日寄吟友》诗:“蝉树生寒色,渔潭落晓光。”孙景瑞《红旗插上大门岛》:“晓光渐渐显露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