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酬崔五郎中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何必嵩丘山”
出处:《酬崔五郎中》
读音:
赏析解释:
【何必】1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年钧择贤,义钧则卜,古之道也。非适嗣,何必娣之子?”三国魏嵇康《秀才答》诗之三:“都邑可优游,何必栖山原?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一六:“若既知悔,后次改便了,何必常常恁地悔!”巴金《灭亡》第十章:“你还有很长的时间,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?”2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语资》:“歷城房家园,齐博陵君豹之山池,其中杂树森竦,泉石崇邃……公语参军尹孝逸曰:‘昔季伦金谷山泉,何必踰此?’”唐张祜《题孟处士宅》诗:“高才何必贵?下位不妨贤。”
【嵩】〔古文〕崇《玉篇》思融切。同崧。《說文》中嶽嵩高山也,从山高,指事。《白虎通》中嶽獨加高字,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,故曰嵩高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穎川陽城有嵩高山。《註》禹貢有外方山,卽嵩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翌日親登嵩高,御史乘屬在廟旁。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。又姓。 《正譌》嵩古作崇。《韋昭國語註》通用崈。《正字通》按崇崈音義同,不當合崇嵩爲一。互見前崧字註。
【丘山】;山岳。《庄子·则阳》:“丘山积卑而为高,江河合水而为大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累土而不輟,丘山崇成。”唐黄滔《以不贪为宝赋》:“提携而日月耀手,跪拜而丘山属意。”2.指山林。汉蔡邕《陈太丘碑文》:“时年七十,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。”晋陶潜《归田园居》诗之一: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”3.坟墓。《文选·张载<七哀>》:“昔为万乘君,今为丘山土。”李善注:“《方言》曰:冢大者为丘。”4.比喻重、大或多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及至青戎摽末之功,一言之劳,然犹皆蒙丘山之赏。”此言重赏。汉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