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目前趋过或但已”
出处:《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》
读音:平仄:仄平平平仄仄仄
拼音:mùqiánqūguòhuòdànyǐ
赏析解释:
【目前】;现在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当身之事,或闻或见,万不识一;目前之事,或存或废,千不识一。”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安危亡于旦夕,肆嗜慾于目前。”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许之,则祸在后日;不许,则祸在目前。”峻青《海啸》第一章:“我离开城里已经好几天了,所以目前的行情不清楚。”2.眼睛面前;跟前。唐白居易《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》:“谁谓万里别,常若在目前。”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《禹贡》叙山水脉络原委,如在目前。”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五峰以祝融为最,崔巍云中,非极清朗
【趋过】。表示恭敬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姜怒,公子偃、公子鉏趋过,指之曰:‘女不可,是皆君也。’”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左史倚相趋过,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视之!’”宋乐史《杨太真外传》:“妃初出,上无聊,中官趋过者,或笞挞之。”2.苟且度过。宋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昔晋武帝趋过目前,而不为子孙长远之谋。”
【或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越逼切,音閾。《說文》邦也。从口从戈,以守一。一,地也。通作域。又《廣韻》胡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穫北切,音惑。疑也。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。《易·乾卦》或躍在淵。《朱子·本義》疑而未定之辭。又與惑通。怪也。《孟子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。◎按六書有假借,或本是邦或字,借爲疑或字,後人加土爲域,加心爲惑。而於或字,止作或人或曰之用,幷其本義而忘之矣。
【但已】仅此而已。谓不复深究或就此了事。《汉书·淮阳献王刘钦传》:“纵不伏诛,必蒙迁削贬黜之罪,未有但已者也。”宋陈亮《又乙巳春书》之一:“理之所在,岂宜如此但已,愿更一言也。”《明史·何乔新传》:“岁大饥,故事,振贷迄秋止,乔新曰:‘止於秋,谓秋成可仰也,今秋可但已乎?’振至明年麦熟乃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