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冠屈辱出自《蓦山溪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儒冠屈辱”
出处:《蓦山溪》
读音:平仄:平平平仄
拼音:rú14qūrǔ
赏析解释:
【儒】《唐韻》人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汝朱切,音襦。學者之稱。《揚子·法言》通天地人曰儒。《周禮·天官》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又侏儒,短人也。又侏儒,柱名,與株檽同。《韓愈·進學解》欂櫨侏儒。又與偄同。《隸釋魯峻孟郁》儒作偄。
【冠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丸切《正韻》沽歡切,音官。《說文》絭也,所以絭髮。从冖,元。冠有法制,故从寸。《徐曰》取其在首,故从元。古亦謂冠爲元服。《白虎通》冠者,卷也。卷持其髮也。《釋名》冠,貫也,所以貫韜髮也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上古穴居野處,衣毛冒皮。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,遂制冠冕纓緌。又姓。《風俗通》古者鶡冠子之後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玩切,官去聲。《禮·曲禮》二十曰弱冠。《冠儀》冠者,禮之始也。故聖王重冠。《白虎通》男子幼,娶必冠。《韻會》男子二十加冠曰冠。又爲衆之首曰冠。《前漢·魏
【屈辱】1.屈节辱命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﹝淳于髠﹞滑稽多辩,数使诸侯,未尝屈辱。”2.蒙受委屈和耻辱。三国魏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驱骤於蛮夏之域,屈辱於公卿之门。”《张子语录》卷中:“郑介於大国之间,其时得以不屈辱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五回:“太史敫有女,年及笄,偶游园中,见法章之貌,大惊曰:‘此非常人,何以屈辱於此?’”3.指委屈和耻辱。宋司马光《田横墓》诗:“忍死祗能添屈辱,偷生不足爱须臾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二:“三更后车马甚众,来至肉所,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,不讐报之。”清吴伟业《吾谷行》诗:“一株偃蹇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