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题徐参议画轴三首·岁寒三友》,下面是具体赏析解释!
诗句:“虬髭烈士之刚”
出处:《题徐参议画轴三首·岁寒三友》
读音:
赏析解释:
【虬髭】亦作“虯髭”。1.卷曲的胡须。南朝陈徐陵《移齐文》:“於是卫、霍、甘、陈,虬髭瞋目,心驰陇路,志饮河源,乘胜长驱,未加所限。”2.即虬髯客。唐李咸用《别李将军》诗:“一拜虯髭便受恩,宫门细柳五摇春。男儿自古多离别,懒对英雄泪满巾。”参见“虬髯客”。
【烈士】有节气有壮志的人。《韩非子·诡使》:“而好名义不仕进者,世谓之烈士。”三国魏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晋陆机《辩亡论》上:“虽忠臣孤愤,烈士死节,将奚救哉?”唐杨炯《上骑都尉高则神道碑》:“然后达人知足,徒兴白髮之歌;烈士徇名,不受黄金之赏。”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陈烈妇传诔》:“一死甘心殉所天,女中烈士瘞江边。”2.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。李国文《月食》:“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,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三章二:“﹝‘新升隆号’轮船﹞离开武汉之后,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【刚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郞切,音岡。《說文》彊斷也。从刀,岡聲。《增韻》堅也,勁也。《易·乾卦》大哉乾乎,剛健中正。《司馬光·潛虛》剛,天之道也。又作。《史記·樂書》而民毅。